时间真如白驹过隙,转眼已经在ZhuLab待了六个年头,在朱焕乎老师“连拖带拽”的指导下我终于在2022年2月28号的这一天迎来了自己博士答辩。往常路过生命学院L楼A433这个房间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它能变成这样一个肃穆的场所;在经过一个小时的演练后,下午两点我的博士答辩在这个房间里开始。这场答辩我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周金秋老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蔡时青老师,复旦大学的吴晓晖老师,上海交通大学的卞迁老师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的邹燕老师和庄敏老师作为答辩的评审老师。在答辩过程中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做了系统的汇报,各位评审老师在汇报过程中非常耐心的倾听,并且在我汇报结束后对课题之后的方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除此以外,各位评审老师非常细心的阅读了我的博士论文对其中存在的文字错误进行了更正,这让我即惭愧又感动。最终各位评委老师经过讨论后宣布我的答辩顺利通过!
闭眼输出。
答辩通过,很开心!
和各位老师合影留念(左起:吴晓晖老师,庄敏老师,蔡时青老师,周金秋老师,朱孟楠,朱焕乎老师,邹燕老师,卞迁老师)。
和朱焕乎老师合影
师弟师妹们买的蛋糕
我在分蛋糕
同学们在吃蛋糕
勤劳的滕老师(中)
美丽的阮美煜师姐在吃蛋糕。(左一)
这段新闻稿写于2022年8月3号,虽然距离答辩当天已经过去156天具体的细节在我脑中的影像已经模糊。但是答辩当天的激动,喜悦以及轻松的感觉依旧还在,它们经过这一百多天的酝酿变成了浓浓的不舍与思念。尤其是在准备新闻稿浏览ZhuLab主页时,一股浓烈的思念自我的胸腔涌出经过食道变成了一声长叹。真的非常感谢朱焕乎老师对我的培养,也非常感谢实验室小伙伴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相信ZhuLab一定会越来越好!也希望我能在不久的将来与实验室的各位伙伴相聚!
2022年8月
供稿:朱孟楠